答疑解惑

上海抽检:18批次化妆品不合格

6年前 (2019-07-12) 热度:2863 ℃

近日,上海药监局发布《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2019年第1期化妆品监督抽检质量公告(2019年7月8日)》,公告显示:原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8年9月-2019年3月对上海市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了质量监督抽检,共完成检验1066件,合格1048件,合格率98.3%。


blob.png


1.α-羟基酸属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的化妆品限用组分,最大允许浓度为总量6%(以酸计),pH≥3.5(淋洗类发用产品除外)

2.氯倍他索丙酸酯属于糖皮质激素类物质。长期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可能导致面部皮肤产生黑斑、萎缩变薄等问题,还可能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后果,《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其为化妆品禁用物质。

3.丙烯酰胺属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的化妆品禁用物质,即不得添加使用。但丙烯酰胺作为常见工业原料聚丙烯酰胺的分解残留物常存在于化妆品当中。聚丙烯酰胺为化妆品中限用物质,当其用于驻留类体用产品时,产品中丙烯酰胺允许的最大残留量为0.1mg/kg;但用于其他类产品时,丙烯酰胺最大残留量为0.5mg/kg。

4.甲醇属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的禁用物质,即不得添加使用。但其可能作为其它化妆品原料的杂质被带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化妆品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2000mg/kg。

5.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指示产品生产过程中受污染程度,间接反映出化妆品生产加工环节卫生状况的优劣。《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眼部化妆品、口唇化妆品和儿童化妆品中菌落总数应≤500(CFU/g或CFU/ml),其他化妆品中菌落总数应≤1000(CFU/g或CFU/ml)。

6.铜绿假单胞菌原称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潮湿的环境是其存在的重要条件。正常情况下一般不致病,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化妆品中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7.4-羟基苯甲酸异丁酯属于防腐剂。《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羟苯异丁酯及其盐为化妆品禁用物质。

8.特殊用途化妆品检出与批件及标签标识不一致的组分,属于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化妆品的违法行为。